很多老新竹人都說..青草湖是他們小時候常去的景點。
但早些年要是只看到介紹或翻閱地圖,就跑去一探究竟的遊客,
可能都會失望於她的荒蕪,受到泥沙淤積與優養化影響,
青草湖曾經「只見青草,不見湖」。
即便在5、60年代青草湖曾因美景,
曾因電影《難忘的鳳凰橋》風光一時,
也不免面臨沒落的窘境。
然而,經過疏濬整頓,青草湖已逐步恢復原有的容貌,
湖面水平靜,倒影周圍山色、綠意盎然。
新竹老牌名勝「青草湖」,於2009年中,波光粼粼再出發.
經過林立的別墅區和煙波飯店,看到在林蔭中的青草湖石碑,
被綠意包圍的湖面上白色映月橋橫亙,
第一眼印象是簡單而清幽。
新竹地區古稱「竹塹」,遠在漢人入墾之前,
即為原住民道卡斯平埔族、賽夏族、泰雅族世代聚居之地。
青草湖水庫在民國43年即為新竹縣八景之ㄧ「青湖棹月」,
重生後的青草湖還是新竹市的新八景之ㄧ。
新竹市新八景有..
新竹漁港、青草湖、新竹護城河親水公園、交大竹湖、
港南運河、新竹動物公園、十八尖山、古奇峰。
看看我才去三個而已,還有很多空間喔!
第一次來搞不清楚方向加上天氣熱,高溫35度c
想說先車遊湖好了,
青草湖畔無菸害,健康快樂動起來~這個好!
聽女兒說這裡是很多人來運動的地方,
我想應該都是早晨或傍晚,我們這觀光客中午來還真的是熱
難忘的「鳳凰橋」看似平凡的橋,是一條「有故事」的橋。
原名「環湖橋」,是青草湖堤壩上的橋樑,建於民國42年7月,
52年台語電影「難忘的鳳凰橋」在此地拍攝,由於劇情淒美動情,
加上主題曲「難忘的鳳凰橋」歌聲哀怨動人,而一夕成名。
劇情..
竹女學生與窮畫家,相戀卻無法結合
畫家另娶,而女主角自己獨自養育女兒長大
多年後的相逢,女主角夢碎心傷
回到二人定情的鳳凰橋,欲投湖自盡
畫家及時趕到,有情人終成眷屬..
這個愛情悲喜劇,是由新竹在地人出資拍攝的台語黑白片,
在當時叫好又叫座,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,票房更是直逼梁祝。
質樸的洗石橋身加上紅色欄杆的鳳凰橋,
橋頭邊「難忘鳳凰橋」的電影海報靜靜的陪伴著變遷中的青草湖及鳳凰橋。
或許..不知有這一段歷史的人,對鳳凰橋就不會有特殊的感覺,
不同的世代,不同的體會,保存的時代記憶也不同。
對有特殊回憶的人,不知是否會有~
「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餘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」之感慨?!
外圍的環湖步道有自行車專用道,
加上是單行道,路旁不能停車,
我們把車子停在五路財神廟往回走。
走過好幾座漆成綠色的拱橋,各有不同的造型。
旁邊設置觀景台,有導覽圖。
白色屋頂是青草湖畔法式餐廳「在水一方」
這天的天氣真好,天藍雲白。
雲就印在波心,
風來起漣漪..
終於走進湖濱步道,這排大樹好像是救星,
感覺舒爽多了。
在新竹地區,談起旅遊踏青,有所謂的「十七、十八、十九、二十」連號景點。
「十七」指的是十七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、
「十八」是十八尖山、
「十九」是佔地十九公頃的青青草原,
而「二十」則是有二十棵大樟樹在湖畔點綴的青草湖。
這個由新竹市政府所發想的創意,
將新竹的觀光景點一氣呵成地連結起來,成為最有記憶點的「觀光口訣」。
不知「二十」是否指這排?
這條橋就是剛剛在鳳凰橋看到的映月橋,
可通往湖中小島。
以輕量化、圓弧線呈現,
並以白色為主體,
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,來裝飾橋面。
走過映月橋就是「于飛島」,
于飛島原名為「鳥島」,是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,
因為民國70年代所產生的淤沙,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,
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,淤沙日益嚴重,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,
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口中著名的「鳥島」,吸引各式鳥類聚集。
「于飛島」與「鳳凰橋」相呼應,
取其「鳳凰于飛」之意。
仿宋庭院「心心相映亭」,
亭邊青竹搖曳,水裡長橋身影入水,
呈現出一幅小橋樓臺的景色。
一直在想﹛心心相印亭」是怎樣的相印,
是這樣重疊的感覺嗎?
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相印
不同的視角帶來不同的美
這個炎熱的中午,
我們在于飛島的心心相映亭流連忘返,
直到女兒催我們吃午餐的電話響起..
對面的「清風明月牆」與「唯無知足窗」下回再見了!